香港足球员的生存现状
近年来,香港职业足球联赛(港超联)的球员薪资问题持续引发热议。据香港足球总会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,本土主力球员平均年薪约15-30万港币,这个数字仅为内地中超联赛替补球员的1/10,更不及日本J联赛球员的1/20。
"我们每天训练6小时,但薪资连普通白领都不如"——某港超联球员匿名采访
薪资结构的三大痛点
- 商业赞助匮乏:香港足球市场仅依靠博彩公司等少数赞助商
- 转播收入悬殊:单场转播费不足中超联赛的1%
- 青训断层严重:近五年注册青少年球员数量下降40%
联赛 | 平均年薪(万) | 顶级球员年薪 |
港超联 | 15-30 | 80-120 |
中超 | 200-500 | 1000+ |
值得注意的是,香港少数归化球员(如巴西裔前锋辛祖)年薪可达80-120万港币,但这部分球员仅占联赛总人数的5%。更多本土球员在赛季结束后需要兼职教球或从事其他工作维持生计。
改革曙光初现
香港足总近期宣布将推行"职业足球发展五年计划",包括提高商业分成比例、建立球员最低工资保障(建议18万港币/年)、引进内地企业赞助等措施。不过业内人士指出,要真正改善球员待遇,关键还在于提升联赛竞技水平和商业价值。